您现在的位置:mg摆脱放分时间 >> 校园新闻>> 学校快讯>> 正文内容

览东方赤色 品工业之美

——mg摆脱放分时间地理社团“涧西东方红工业研学”活动
文章来源:mg摆脱放分时间宣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11日 点击数: 字体:

 

mg摆脱放分时间生涯教育实践研学活动纪实

览东方赤色   品工业之美

——mg摆脱放分时间地理社团“涧西东方红工业研学”活动

 

序言: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是洛阳城市名片的一面,而另一面,这是共和国第一台拖拉机第一辆军用载重汽车第一台作战坦克的家乡,而“东方红”拖拉机更是成为了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涧西老工业区至今依旧在运作生产,铁灰色的机器上,承载着一代洛阳人的梦想,繁忙的流水线间闪耀着一个工业城市的荣光。

   2019年3月31日下午,正值仲春时节,天气晴朗阳光热烈,百花齐放,我校地理社团(行知地理社、经纬地理社)二十余名同学跟随李占军、胡淑飞、李英俊三位社团指导老师,搭乘公交车至洛阳市“东方红”农耕博物馆及大拖装配厂参观学习。

  此项活动自策划至执行历时两周,经同学们热烈讨论,指导老师精心安排制定,并于3月31日下午13:50安全抵达“东方红”农耕博物馆大门。在进入博物馆之前,指导老师李占军为大家强调此次活动的注意事项,并分发研学单,同学们带着问题跟随讲解员胡玉婷老师进入博物馆进行参观。

  博物馆分两层,同学们首先在第一层进行浏览,在博物馆正厅陈列着一台经典型号的“东方红”大轮拖,大轮拖身后造型独特的背景墙,名为“东方红耕遍祖国大地”,其形制为垂直向上延展而后向前伸出的土地形状,加以一台台各型号“东方红”耕作正忙的情境,展现着东方红拖拉机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巨大推动作用。

中国古代农业展厅

  第一个展厅主要展示了古代中国农业耕作的生产过程及生产工具,讲解员在讲解时与高中历史地理知识产生联系,比如通过浮雕讲解南北方农业生产差异以及中国农具的发展演变过程,讲解员讲到近代中国在农业机械化上的落后的局面,更强调了中国自主制造拖拉机的重要性。使得同学们在认真聆听之余能够与现学知识融会贯通,对此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五九式坦克

IMG_20190331_143433_调整大小.jpg

中国第一台拖拉机

  第二个展厅里陈列着共和国的第一台拖拉机以及大量珍贵文献资料,看到那台刻满历史印记的红色拖拉机,同学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看到毛主席的亲笔批示以及周总理访问视察的珍贵资料时更是激动不已,接着同学们看到了五九式坦克实物,均为其巨大的体量而感到吃惊,并感叹工业力量的强大。

  在一楼展厅,陈列的都是极珍贵的藏品,有一拖集团为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产品,也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产品;有中国第一辆军用卡车,也有温家宝总理亲自驾驶过的联合收割机,以及最先进的前后共八轮、四百匹马力、可无人驾驶的大型拖拉机。讲解员胡玉婷老师还详细解说了一拖集团在全球的产业布局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同学们还了解到一拖如何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响应国家环保的号召,为国家农业生产转型做出巨大贡献。

IMG_20190331_145012_调整大小.jpg

中国最先进的拖拉机LF2204

  在博物馆第二层,同学们则学习到“东方红”拖拉机产业洛阳乃至全国的文化层面上的影响,和世界拖拉机的发展历史。在大量的图文资料中同学们领略到了那个时代的建设热情,均立志报国。

  参观“东方红”农耕博物馆,不仅扩充了同学们的知识,而且深化了同学们对于现有知识的理解,将研学活动所学知识与现有知识相结合,更培养了同学们崇高的爱国精神,激发了同学们炽热的爱国热情。

  完成参观博物馆后,同学们继续搭乘公交车至一拖第三装配厂参观,跟随讲解员胡玉婷老师的脚步,同学们参观了完整的拖拉机生产流水线,学习到一辆拖拉机从底盘开始到安装发动机、驾驶舱、车轮等零部件直至最终完成生产的全过程,对现代化工业生产模式有了一定的认知。

 

走进先进的大拖装配厂参观

  在半天的研学旅行后,指导老师又自费请同学们品尝了当地美食,为研学旅行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结束语:洛阳作为新中国最早的大工业基地之一,有着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蕴。大家在知行合一的学习理念的指导下深入社会亲自实践,深切体会到洛阳市的工业之美。那一排排饱经沧桑的红房子,那一辆辆轰鸣着的崭新大轮拖,无不展现着洛阳一拖过去和现在的辉煌,那是一个时代的远望,一座城市的兴起,一代青年人的赤子心。

   研学活动是我校生涯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方式,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收获,在实践中成长。

  感谢七彩眼河洛研学坊的引领!

  感谢李英俊老师的前期指导!

(文、图/胡一鸣、李占军)

mg摆脱放分时间宣     2019年4月11日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